当前位置:首页 酒文化 白酒 查看内容

三千年不间断传承 国脉凤香西凤酒

2017-5-2 16:39| 查看: 2069| 评论: 0|作者: 酒本|来自: 西凤酒论坛

龙凤呈祥,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美好未来、吉祥如意的精神寄托,也是对皇帝皇后、男女婚姻的别称。

西凤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陕西西凤酒号称“酒中国凤凰”代表着一种尊贵,一种傲视群雄的姿态。“红西凤”更是西凤酒里的极品和王者。


景泰红西凤酒

西凤酒能够成为名酒并不是空穴来风

凤翔古称雍,为周秦发祥之地,有历代酒乡之称。殷商晚期,现在的西凤酒在那时候因产于周武王家乡秦地雍城而命名为“秦酒”,春秋之后,雍城(凤翔)秦谬公赐“野人”以“秦酒”防身,后来秦晋韩大战,危急关头“野人”杀入重围以报秦缪公“盗马不罪,更虑伤身,反赐美酒”之恩,这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秦酒”的发展。再后来秦始皇举行的各大盛典均以“秦酒”为御用酒,进一步弘扬了美酒之名。汉代,“秦酒”更名为“柳林酒”,已名传遐迩。唐宋时期,诗词盛行之时,例如“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更是数不胜数,西凤酒在此时也得到空前的盛行。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凤酒凭借着三千多年的的酿造技术积累、独特的酿造及储存工艺、独特的香型风格和口感特征,无不体现出西凤酒是中华酒文化历史上一座丰碑和活化石,因而顺利被评为“四大名酒”,三千年的历练,浑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贵的品质,无疑会缔造出中国白酒的新的巅峰。最终在1956年,在陕西凤翔县柳林镇终于成立到了西凤酒厂,告别手工作坊的西凤酒如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重生。


陕西西凤酒厂局部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西凤酒

西凤酒有黑瓷瓶西凤酒,精品级景泰红西凤酒,普通红西凤,国花瓷西凤酒,西凤酒华山论剑45等等。

目前西凤酒在市场上见得比较多的还是以红西凤为主,以红色为主色调。

中国红,红西凤的文化内涵为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时间的高度,而且具有人性的深度。用红色表达喜悦和祝福,令人振奋。而中国红——红西凤酒,便是紧扣时代的脉搏,红动中国,并与我们的内心世界灵犀相同的一款白酒。

富贵迎门西凤酒——包装华丽而喜庆,尤其适合喜宴、寿宴等场合,让所有品尝此酒的人不仅能从现场的氛围中感受到喜庆,更能从酒中品出喜悦之情。喝富贵迎门西凤酒,富贵安康迎进门!

西凤酒有着最为独特的工艺

西凤酒不同于前几篇文章中我们在全面介绍的酱香酒工艺。西凤酒生产采用续渣配料老五甑法发酵(即连续发酵法),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第一年九月立窖,第二年七月挑窖。全生产过程分为立(立渣)、破(破渣)、顶、圆、插(停止投粮)、挑(糟醅)六个过程。要求:开水施量(即施底锅水以利杀菌排酸、润料、增香的作用);热拥法做窖(即低水分,入池水分要求在56%左右;小曲量,加曲量为原粮的18~20%;适温入池,适当的提高入池温度约在18~20℃,以适应发酵期短,促进窖醅发酵生香);泥封窖(每窖入池完毕用新泥土封窖,以扩大酒醅与土的接触面,促进增香,同时起防菌侵入及保温发酵的作用)。西凤酒酿造从选料、碎粮,到入窖、上甑,再从摘酒、窖藏,到勾调、点香,共有三十八道工序、一百八十九个控制点。工艺之复杂,不是一般人能想的明白的。


华山论剑西凤酒牌坊

尤其是酒海,西凤酒有别于其他名酒不一样的特点

1、西凤酒的发酵容器是土窖池,窖池每年更新一次,利于生长乙酸菌的条件,控制己酸乙酯等成份,达到浓香不露头的程度。

2、西凤酒的发酵期仅有半个月的时间,是17个国家名酒中最短的。但并不意味着微量香味成分就会少,微量香味成分能检测出270多种,不但有脂类化学物,而且有芳香族化学物存在。

3、西凤酒需要60度的高温进行热曲,是所有制曲中最高的。并且采用清香大曲的原料而不采用清香大曲的制曲工艺。采用高温培曲而不采用浓香酱香的制曲原料。这也造就了西凤大曲独具一格,具有清芬、浓郁的曲香,兼清、浓香型大曲的有有点。

4、纵观各种名酒,唯有西凤酒采用酒海这种贮存方式。酒海就是藤条制的酒桶。千年传奇酒海,成就红西凤不可复制的优雅。这是西凤独有的贮存方式,早期的西凤酒在出厂以前均贮存在酒海中,最大的酒海在西凤酒厂可盛千吨白酒。该酒的贮存方式国内独一无二。它是用藤条编制而成的用于贮存白酒的大酒篓,用鸡蛋清等物质合成粘和剂,在其内表面先用白棉布裹糊,然后用麻纸裱糊,最后用菜油、蜂蜡等涂抹表面,酒海的造价成本低、存量大、酒耗少,可使酒醇化、脂化,防渗漏型强,适合长期贮存,有专家称,西凤酒之所以有“凤型”独特香型,也许与酒海不无关系。

正是这种对酒品的一丝不苟,对最基本细节的重视和严格要求,以及最别具一格的酿造方法,最终成就了一枝独秀的红西凤,使红西凤具有「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于一体,酸、甜、苦、辣、香五味协调俱全,均不出头」的凤香复合型风格。


酿造西凤酒所用到的酒海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酒市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