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酒业新闻 白酒 查看内容

“野蛮生长”后,贵州的酱酒行业会如何发展?

2022-3-1 21:32| 查看: 707| 评论: 0|作者: 贵州酱酒|来自: 酒市论坛

酱酒行业经过这几年的“野蛮生长”,已经由火热的资本角逐转变为品牌、品质之间的内部博弈。尤其是贵州茅台镇的酱酒企业,占据着酱酒领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也引领着酱酒的发展风向。

随着诸多政策的相继出台,各大酒企的发展战略也纷纷做出了调整,酱酒行业的发展进入“中场调整”时期。

企业开始考虑品牌势能的培育、发展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动态平衡,经销商也在寻找短期利润与长线发展的机遇,消费者也变得逐渐理性......


接下来,贵州的酱酒会如何发展?

1、综合治理,“散弱”清退,量与质的转变

2021年9月25日,仁怀市获授“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称号,这也是全国首个酱香白酒命名产区。

仁怀产区作为老牌酱酒产区,随着酱酒热,企业开始迅猛发展,也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产业发展不均衡、品牌建设不充分、产业大而不强、低小散弱现象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保持仁怀产区的竞争力与发展活力,提升产区内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全省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仁怀政府也相继做出行动。

首先,对核心产区进行保护与管控,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生产功能区总面积为120.44平方公里,分别为核心产区15.03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53.03平方公里,名酒工业园产区52.38平方公里。

其次,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也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在核心产区生产的酱香酒,必须采用传统大曲酱香工艺,生产过程要求符合《仁怀产区大曲酱香酒生产技术规范》,经过评审后可以认证为产区企业,列入相应名录。

最后,仁怀市计划,从2021年起的三年内,将综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业600家以上,并通过一系列改造,全面提升仁怀白酒行业污染防治水平。计划到2025年,实现仁怀白酒生产企业总数明显下降,规模以上企业大幅增加,构建起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发展新格局。

2、增产扩容龙头引领品牌培育

1月20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贵阳开幕。会上贵州省长李炳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按照“三个一批”推动中小酒企转型升级,建设以茅台酒为引领的贵州酱香白酒品牌舰队。

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

《意见》指示,要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同时,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效率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推动国资监管切实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稳妥推进白酒企业营销体制改革。

2月8日,贵州省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实施2022年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2〕67号)》。

《通知》中提及的酒类项目大约60个,大多数为酒企技改增产项目。

仅在2021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达到近三年以来的最高峰,产值同比增长40.8%。而技改增产项目完成以后,贵州酱酒将新增近30万吨产能,产能提升一倍以上。

在利润已经领跑全国的基础上,再来回看贵州省近期针对酱酒出台的一系列密集举措和规划,足见其未来扩大领先优势的决心。

3、产业聚集全产业链构建

酱酒市场火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数据增长的同时,整体产业链条上酱酒依然有着从标准到技术等多方面的许多不足之处。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补齐产业链工业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工业链多元化”具体要求。

而贵州省最新提出的,“要按照‘三个一批’推动中小酒企转型升级,建设以茅台酒为引领的贵州酱香白酒品牌舰队”,正是其践行该要求,推动酱酒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产业链端,贵州将注重酱酒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锁定世界酱香酒核心产区顶端优势,积极探索产业绿色发展路径,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不断延链强链、扩幅升级,增强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工农贸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体系,赋能全省“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化”建设。

政策频出,大环境利好,省酒集团应势而生,肩负赤水河流域发展的使命,与形势共鸣,必将跻身贵州酱香白酒品牌舰队,打造贵州酱酒百年品牌,助力贵州酱酒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百姓民酒”的贵州酱香型白酒新标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